Kickstarter 網站的五大成功案例,以及其成功原因

轉載自 Inside  by Mona Hu

Kickstarter 網站於2009年4月在美國紐約成立,兩年多來,在網路時代漸漸開始風靡「群眾外包」的當口,一舉扛下了「群眾集資」 crowdfunding 這條支線。它提供一個讓人爭取募款的平台,只要是有創意的產品概念,就可以來這裡試試看。當然不是所有的作品想法都會被接受,一切都是經過篩選的,其中包括攝影,電影,生活用品,紀錄片,畫展等等包羅萬象的東西。

一旦被選上,發起人就可開始在這裡募款,使用自己本身的人脈加上社群網站的力量,並且善用網路無國界的好處,吸引各地的人來贊助某一個計畫的誕生。於是,發起人就一點一滴把夢想從虛幻推向現實,把概念幻化為作品。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這個網站,本站 Lawrence 的「Kickstarter:夢想家、創業家向全球募資的舞台」有精采的解說。

至於商業模式,Kickstarter 在任何一個案子達到發起人自定的募款門檻後,會酌收募款的 5%金額,使用的 Amazon Payments也會酌收過路費 5%。目前 Kickstarter 大大小小的募款成功的案子,累計有 2000 萬美金,也就是說這個媒合平台去年入手了約莫200萬美金的營收。

這位飄逸的型男是Kickstarter的CEO,名叫 Perry Chen。照片取自他在 BBC News的訪談,他在裡頭談到 Kickstarter 很容易被人誤解的迷思:「這與博愛與慈善無關,這是資助與商業」。筆者試著找了一下他的相關背景,但只發現他畢業於 Tulane University 商學院,曾經就讀香港大學一年(看來是大三時當過交換學生),喜歡乒乓球跟太陽眼鏡。當然,現在也是創新網站的當紅小生。(詳情請參考 Perry Chen 的 LinkedIn

大家很關心的話題,是什麼樣的案子最容易募款成功呢?

(一)丟錢的人能得到一些很實際的好處,如:預購名額,折扣,限量個人化商品,搶先試用等等

(二)案子的議題本身有一群很熱衷很瘋狂的目標族群,如:素食主義者,蘋果迷,熱愛某種生活方式者

筆者心目中五大募款成功案例的第一名,就很符合以上兩個條件。

1. Coffee Joulies 傑克這真是太神奇的控溫豆

這是個帶有科學頭腦的大男孩創意,Coffee Joulies 金屬豆能讓您的咖啡(或是任何一種熱飲)保持在最令人愉快的華氏140度(攝氏60度)比正常時間多一倍。

其中原理是把一種特殊的控溫物質,密封在不鏽鋼殼內,壓制成一個咖啡豆的形狀。特殊的控溫物質被設計在華氏140度時融解,同時間它會吸收大量的能量,把周圍的溫度降下來。當溫度降到140,控溫物質會再度形成固體,釋放剛剛吸收的能量,維持周圍一定的溫度。(寫完本段,高中物理課的回憶有如滔滔江水般地湧進腦海,啊...是一片空白。)

總之!這個 project 得到了廣大的回響。筆者不敢說世界上有多少人愛喝咖啡,就有多少人想買,但是就連不喝咖啡的人都覺得拿來放在熱巧克力或茶飲裡很棒。額外的好處就是,它會減低您被熱飲燙到的可能,因為這個豆子也能把滾燙的溫度降下來。小撇步:飲料一開始的溫度越燙,豆子吸收的能量越多,保溫的時間也越長。

小計:預計募款 9,500 美金,結果募到了306,944 美金,總共 4,818 個人丟錢參與!

回饋:丟錢者的能得到的好處是,得以預購第一批的 Coffee Joulies,並且享有五折優惠(預定零售價是50美元)

成功要素:有誰希望咖啡冷掉呢?有趣的生活切入點,很順利的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搭上軌,並且掌握到一點點 magical 的心理期待。古時候叫魔法,現在叫科學,不管它是什麼,呈現的效果一樣的讓人著迷。

 

2. Diaspora 主控權回到自己的 Open Source 社群服務

還記得當時大家對Facebook掌握太多使用者的資料而感到害怕的時代嗎?還記得Google與Facebook隱私權政策大戰嗎?簡而言之,這個議題曾經吵的沸沸揚揚,達到高峰點時,許多人紛紛開始「Facebook帳號自殺」,或是「拒用臉書」之類的活動。乘著輿論的的大浪,一群男孩子丟出了某種程度上「反臉書」新服務計畫:一個開放原始碼,安裝在自己電腦上,只跟至親好友有聯繫的社群服務軟體,叫做  Diaspora。打著「Facebook killer」的名號,開始向大家募款。

結果這個計畫一炮而紅,串連起來一群很熱衷看到這個案子過關的 Diaspora supporters(又稱: Facebook haters)。看一下它的成果:

小計:預計募款 10,000美金,結果募到了 200,641美金。總共 6,479人參與了這個項目!

回饋:幾乎沒有,就是等軟體開發完後會寄來一張安裝CD。

成功要素(此處請加上「歪歪歪」的音效):雖然募款成功了,話題造成了,Haters 氣也出盡了,過了幾個月這個 project 就胎死腹中,沒有發展起來。本來對臉書不滿的那群人,似乎也平靜下來了,淡忘了年少的輕狂?也許金錢對某些人而言,就是要花在這種地方比較過癮,也不能說人家是浪費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計劃其中一個高調捐款贊助人,就是Facebook的 Mark Zuckerberg....啊。

 

3. TikTok + LunaTik iPod Nano 創意時尚錶帶

這個應該是大家比較面熟的一個案子,Lawrence 在超迷你iPod Nano變手錶的好創意爆紅,10天成功集資37萬美金一文中介紹過。概念很簡單,就是把 Nano 加上錶帶,變成一支能聽音樂的錶(或是能當錶的MP3 Player)。簡單的想法,實際的應用,大方好看的極簡化設計風,很符合 Apple 本身的設計理念,立刻造成一窩蜂的果迷來朝聖,在這些人的加持之下,TikTok + LunaTik 成為 Kickstarter 有史以來募款數字最高的一檔,幾乎衝進百萬美元大關,目前還是記錄保持者!

小計:預定募款 15,000美金,結果募到了 941,718美金!共有13,512人丟了錢進來。

回饋:捐款超過25美金的人,購買本產品時可以享有折扣

成功要素:果迷萬歲,這是第二個以優化蘋果產品應用得到佳績的案例。第一個是什麼?請看第四名....

 

4. Glif iPhone專用三腳架

一樣很簡單,用iPhone照相的時候,很難把它固定在一般的相機三腳架上,所以 Dan Provost 還有 Tome Gerhardt 兩個朋友,決定來弄一個給需要專業攝影環境的 i-Don't-Ca...iPhone 使用者一個小幫手。現在用 iPhone 拍攝不論是定點的快轉影片,還是全家福自拍,通通都可以用這小小的一片來固定 鏡頭,還能讓手機在桌面上站起來,當做小電視螢幕使用,十分方便。

小計:預定募款 10,000 美金,結果募到 137,417美金,共有 5,273 人丟錢進來。

回饋:也是購買時的折扣優惠,所以幾乎是預購了。但是買的人開心就好。

成功要素:有某一群人對某一樣東西很熱衷,所以幫忙他們讓他們喜愛的產品能更融入生活

 

5. The Cosmonaut,丟掉熱狗吧之平板電腦觸控筆

影片裡用這支筆在平板上繪畫素描那一幕,抓住了筆者的心(雖然本身沒有 iPad),平板就是要能這樣用啊!也許大家會想,用手指不就得了?非也非也,台灣幸得絕佳地理位置,四季如春,但是嚴冬地區的平板使用者就辛苦了。還記得韓國的有趣「熱狗事件」,在需要把手包在暖呼呼的手套裡的地區,這一支筆簡直就是救星。就一般人而言,最大的好處就是「不會在螢幕上留下指紋」,也不會因為有手汗的困擾在使用上覺得卡卡的。筆者也覺得好像使用這支筆,寫出來畫出來都好乾淨俐落!不想用熱狗的朋友們,快來一睹 The Cosmonaut 的風采吧。

小計:預定募款 50,000美金,結果募到了 134,236美金!總共有 6,192人丟錢進來。

回饋:很有趣!自行在 1~25元之間決定要付多少錢,來換取您的第一支筆,(已知售價是25元)。真的是一探人間冷暖的好機會。

成功要素:蘋果效應有加分,影片中使用 iPad 為範例。回饋方式很自由心證,讓人無壓力。看起來很好用。

今天分享的五大成功案例中,不乏有讓贊助人失望的例子,但畢竟這是一個你情我願的平台,當然也有Kickstarter 的 hater 版。不管是最後產品讓人失望的,還是一開始投稿就被退件的,都多有抱怨。也有一個案是,紐約大學學生集資拍片,募到了不錯的數目 (1,700美元),卻拍了一支抄襲別人作品的電影,引起軒然大波。

Kickstarter是一個平台工具,當然不能期待使用它的人全是善意的,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抹滅大部分的好人,就像是菜刀不能因為可能成為凶器而停產,工具就是使用人來決定用途,而且就跟使用菜刀的人一樣,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用在好的地方。Kickstarter 也不單是一個集資的平台,筆者覺得它更是創意夢想的內容集散地,畢竟能說服一群不相干的人把口袋裡的錢心甘情願掏出來,發起人的 idea 不騷到某種癢處是不行的,這裡頭有趣的心理因素,很值得常常上去逛逛研究一下。

轉載自 http://www.inside.com.tw/2011/05/27/kickstarter_top5successful_stories

arrow
arrow

    Crowdfun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